资讯详情
研学旅行: 如何学游兼得
2018-04-21
初二的王凯悦不久前与老师同学们去日本进行了为期8天的研学旅行。参观了动画博物馆,游览了主题乐园, 了解了日本文化,王凯悦觉得这趟研学让她对日本有了新的认识。
近年来,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课进课程指导纲要》等相关政策推动下,各地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展开合作,旅行社、教育机构等纷纷入局,研学旅行这一概念持续火热。去年年底,随着内蒙古第一届研学教育旅行合作交流会的召开,内蒙古研学旅行教育旅游联盟正式成立,更是加强了我区研学旅行资源宣传。
研学旅游践行的是“在研中游,在旅中学”的宗旨,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中小学的研学内容和形式多元化,除了结合学生学段特点开展的以年级为单位的“大众”研学旅行外,也有学校为学生制定的不同主题的研学计划。比如内蒙古小记者协会的研学内容主要在于开阔眼界和锻炼写作能力;新东方则倾向于口语交流和感受等。在研学内容的选择上,“大众”项目普及度高,而“小众”项目可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探索。
从事研学旅游的内蒙古某教育机构李姓负责人介绍,在其他城市,研学旅游很多列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我市目前仍以旅行社与教育机构合作模式为主。研学旅行应该是在注重集体性之外,还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能够给予孩子们更丰富的体验感受,这是家庭和学校课本不能给予的。比如教师应该倡导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这才是研学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组织孩子旅游。
虽然研学旅行推进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否让人满意呢?曾多次让孩子参加研学的市民郝靖宇认为,目前我市的研学旅行在课程设置上还是不能尽如人意。“孩子利用假期去过英国、日本,也去过北大清华等国内大学研学,我感觉很多研学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学生走马观花地走完行程,收获却并不大。虽然作为家长,初衷也是为了让孩子放松心情,但是如果长此以往,研学旅行和普通旅游的区别仅仅限于线路的话,我们还是不会再去选择研学。”
针对澳洲研学旅行规划的曾女士在国外有多年的研学经验,她认为,研学旅行重点在于学,一定要有课程开发,合理的课程可以让学生把研学区别于冬夏令营,区别于插班上课。研学旅行需要既能体现教育价值,又不是完全为了验证学科知识,课程设计上一定要灵活和有针对性。很多家长一提研学就觉得选择出国更好,其实未必,只要课程设置合理,每一个地区都可以成为研学旅行的目的地。但是研学旅行是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的,所以目前学校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如果学校方面能在课程设置上给予意见或参与,应该对整个研学规划有积极作用。


从事研学旅游的内蒙古某教育机构李姓负责人介绍,在其他城市,研学旅游很多列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我市目前仍以旅行社与教育机构合作模式为主。研学旅行应该是在注重集体性之外,还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能够给予孩子们更丰富的体验感受,这是家庭和学校课本不能给予的。比如教师应该倡导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这才是研学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组织孩子旅游。
虽然研学旅行推进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否让人满意呢?曾多次让孩子参加研学的市民郝靖宇认为,目前我市的研学旅行在课程设置上还是不能尽如人意。“孩子利用假期去过英国、日本,也去过北大清华等国内大学研学,我感觉很多研学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学生走马观花地走完行程,收获却并不大。虽然作为家长,初衷也是为了让孩子放松心情,但是如果长此以往,研学旅行和普通旅游的区别仅仅限于线路的话,我们还是不会再去选择研学。”
针对澳洲研学旅行规划的曾女士在国外有多年的研学经验,她认为,研学旅行重点在于学,一定要有课程开发,合理的课程可以让学生把研学区别于冬夏令营,区别于插班上课。研学旅行需要既能体现教育价值,又不是完全为了验证学科知识,课程设计上一定要灵活和有针对性。很多家长一提研学就觉得选择出国更好,其实未必,只要课程设置合理,每一个地区都可以成为研学旅行的目的地。但是研学旅行是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的,所以目前学校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如果学校方面能在课程设置上给予意见或参与,应该对整个研学规划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