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暨全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会在宜昌召开
2018-05-07
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
——陶行知
2018年5月3日至5月5日,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暨全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会在宜昌召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现国家督学郑增仪,教育专家、西安市教育局副巡视员田征,湖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会长徐金山,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袁先潋,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总经理、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周发秋,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付小林等理事会成员及湖北各市、县教育局、各学校、单位负责人等6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政策支持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支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鼓励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各地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精彩内容
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增进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
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习惯。
确保安全是活动的首要工作:
在活动前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和健全安全组织;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前和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做好风险评估、管控和安全预案;
上好安全保险和与有关方面、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准备好常用的急救药品和普及基本的抢救知识;
在活动中一定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要求。
徐金山---省中小学校长协会会长
徐会长说,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是提升中小学生自理能力、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覃照---宜昌市教育局局长
覃局长对宜昌市研学教育资源及成果进行了介绍。到目前为止三峡大坝研学基地接待学生超过4万人。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动能。此次会议在本市召开,充分体现了省教育厅、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对我市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厚爱,也为我们学习借鉴全省兄弟地区教育改革的经验,开展合作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翟秀刚---宜昌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
让研学旅行成为立德树人新常态,大力推进研学旅行,是迈进新时代,对中国教育现状深刻反思基础上的一个战略选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长期实验,必将有力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构建新的教育生态,意义重大。宜昌市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研学旅行”试点地区以来,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谋划,大胆实践,按照“建立协调机制,着力基地建设,打造精品线路,实施科学评价”的思路,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和有关方面的肯定和好评。
张云飞--麻城市教育局局长
开发本土课程 走特色研学之路,以德育化为导向,以本土化为基点,以系统化为目标,在开发本土化研学旅行课程,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探索中,麻城市教育局正在积极行动,并初见成效。
张喜坤---红安县教育局局长
聚力红色研学旅行 打造校外教育品牌
1、注重特色抓活动;
2、注重特长抓培训;
3、注重教研抓效果;
4、注重培训抓延伸。
教育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
要“大力推进校外教育。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导各地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督促各地加快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印发校外教育项目管理办法,开展项目绩效考核。继续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遴选命名工作,推荐一批研学实践典型线路和活动课程,建立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网站。”
湖北省教育厅《省委高校工委 省教育厅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
要“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和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督促中小学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指导各地把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领。构建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建设中小学德育综合示范区,统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影视教育及研学旅行等德育工作载体。持续抓好“朝读经典”“起点阅读”和“同声诵经典”“同上一堂课”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共青团、少先队的育人功能,推动每一所中小学把“六育人”落到实处。推进校外教育。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推进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和基地建设。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充分发挥“五老”的育人作用。”
——陶行知
2018年5月3日至5月5日,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暨全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会在宜昌召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现国家督学郑增仪,教育专家、西安市教育局副巡视员田征,湖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会长徐金山,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袁先潋,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总经理、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周发秋,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付小林等理事会成员及湖北各市、县教育局、各学校、单位负责人等6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政策支持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支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鼓励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各地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精彩内容
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增进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
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习惯。
确保安全是活动的首要工作:
在活动前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和健全安全组织;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前和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做好风险评估、管控和安全预案;
上好安全保险和与有关方面、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准备好常用的急救药品和普及基本的抢救知识;
在活动中一定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要求。

徐会长说,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是提升中小学生自理能力、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覃局长对宜昌市研学教育资源及成果进行了介绍。到目前为止三峡大坝研学基地接待学生超过4万人。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动能。此次会议在本市召开,充分体现了省教育厅、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校外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对我市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厚爱,也为我们学习借鉴全省兄弟地区教育改革的经验,开展合作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让研学旅行成为立德树人新常态,大力推进研学旅行,是迈进新时代,对中国教育现状深刻反思基础上的一个战略选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长期实验,必将有力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构建新的教育生态,意义重大。宜昌市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研学旅行”试点地区以来,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谋划,大胆实践,按照“建立协调机制,着力基地建设,打造精品线路,实施科学评价”的思路,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和有关方面的肯定和好评。

开发本土课程 走特色研学之路,以德育化为导向,以本土化为基点,以系统化为目标,在开发本土化研学旅行课程,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探索中,麻城市教育局正在积极行动,并初见成效。

聚力红色研学旅行 打造校外教育品牌
1、注重特色抓活动;
2、注重特长抓培训;
3、注重教研抓效果;
4、注重培训抓延伸。
教育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
要“大力推进校外教育。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导各地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督促各地加快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印发校外教育项目管理办法,开展项目绩效考核。继续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遴选命名工作,推荐一批研学实践典型线路和活动课程,建立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网站。”
湖北省教育厅《省委高校工委 省教育厅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
要“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和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督促中小学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指导各地把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领。构建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建设中小学德育综合示范区,统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影视教育及研学旅行等德育工作载体。持续抓好“朝读经典”“起点阅读”和“同声诵经典”“同上一堂课”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共青团、少先队的育人功能,推动每一所中小学把“六育人”落到实处。推进校外教育。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推进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和基地建设。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充分发挥“五老”的育人作用。”